教育学的发展,大体可以分成萌芽、独立形态、多元化、现代化四个阶段(多选)
(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1、中国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
(1)孔子的教育思想——《论语》(儒家思想——六艺教育)
①教育对象上主张“有教无类”;
②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仁”和“礼”
③论教育内容。孔子把道德教育居于首位。孔子偏重社会人士、偏重文士,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
④论教学原则与方法
第一,启发诱导。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学
第二,因材施教。
第三,学、思、行相结合。
第四,温故知新。
(2)孟子的教育思想
孟子持“性善论”,这是其教育思想的基础。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提出一种理想的“大丈夫”的人格,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3)荀子的教育思想
荀子持“性恶论”,认为教育的作用是“化性起伪”。
认为完整的学习过程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到行动的过程,即闻-见-知-行。
(4)墨家的教育思想
体现在科学技术教育和训练思维能力的教育上。(例如:小孔成像)墨翟认为,人的知识来源分为三个方面,即“亲知(亲自得来的,直接经验)”、“闻知(道听途说,间接经验)”和“说知(通过推理得来的,要通过思维能力)”,必须重视“说知”。
(5)道家的教育思想
根据“道法自然”的哲学,道家主张教循自然原则,一切任其自然,便是好的教育。
(6)《学记》的教育思想
《学记》是中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的第一部教育专著,成文大约在战国末期。
《学记》中的教学原则:(重点)(两长两不两导)
①教学相长。“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②尊师重道。
③藏息相辅。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相互补充。“大学之教也,时教(课内)必有正业,退息(课外)必有居学”。
④豫时孙摩。“豫”:预防。 “时”:及时。 “孙”:循序。 “摩”:观摩。
⑤启发诱导。“道(通假字,通“导”)而弗牵,强而不抑,开而弗达”。
⑥长善救失。
⑦学不躐等。教学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循序渐进。
考试时,容易将孔子的言论和学记的言论混在一起考。
中国三圣:孔子、孟子、荀子。
2、西方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
西方三哲: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1)苏格拉底
以其雄辩和问答法(也称为产婆术、助产术)著名。讲的是启发诱导。
问答法分为三步:
第一步称为讽刺,使人“自知其无知”;
第二步称为定义,在问答中经过反复诘难与归纳,得出明确的定义和概念;
第三步称为助产术,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自己得出结论。(因为格拉底的母亲是接生婆)
(2)柏拉图(苏格拉底的学生)——代表作《理想国》
他认为教育与政治有着密切的联系,以培养未来的统治者为宗旨的教育是实现这种理想的工具。这种观点是国家主义教育思想的渊源。国家主义教育思想伴随着近代欧美民族国家的出现而产生,在 19 世纪达到高潮。
(3)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的学生)
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分阶段进行教育,提倡对儿童进行和谐的教育,成为后来全面发展教育的思想源泉。
例题:主张“教育事业应该是公共的,而不是私人的”学者是( )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苏格拉底 D、维多利诺
答案:B
(4)昆体良
《雄辩术原理》(或《论演说家的教育》 或 《论演说家的培养》) 是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也被誉为古代西方的第一部教学法论著。
(二)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
近代实验科学鼻祖培根首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他提出的归纳法为教育学的发展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1、教育学学科的建立
(1)夸美纽斯
1632 年出版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开始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主要教育观点包括:
①“泛智”教育。“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一切儿童都可以教育成人”。——(普及教育)②教育适应自然。
③班级授课制。(最早的一人)
④教学原则: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和自觉性
(2)卢梭——“性善论”者。
他认为教育的任务应该使儿童“归于自然”,这是其自然主义教育的核心。他的教育体小说《爱弥儿》宣扬了他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自然主义教育
(3)康德——代表作: 《康德论教育》 最早在大学开设教育学讲座
(4)裴斯泰洛奇——是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口号的教育学家。
(5)洛克(英国人)
他反对天赋观念,提出了“白板说”。他认为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人之所以千差万别,是由教育所决定的。他还认为,教育目的就是培养绅士,由此提出了“绅士教育论”,并在《教育漫话》一书中详细论述了绅士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2、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1)赫尔巴特(传统教育理论的代表)
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普通教育学》的出版(1806 年)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同时,该书也被认为是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
①教育理论体系的两个理论基础是伦理学和心理学。
②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
③教育性教学原则(教育指的是思想品德的教育)——教书育人
④教学四阶段论:明了、联合、系统、方法(死记)
⑤旧三中心论:“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
夸美纽斯:1632 年《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开始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赫尔巴特:1806 年《普通教育学》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是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
(2)杜威
杜威的理论是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相别于传统教育的旧三中心论,他提出了“儿童中心(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的“新三中心论”。其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反映了实用主义的教育思想。
主要教育观点包括:
①论教育的本质: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学校即社会”。
②论教育的目的:教育无目的论(不是像我们平常听到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上大学之类的,而是教育本身)
③“从做中学”。——从活动中学
④思维五步说或五步探究教学法
杜威的教育学说提出以后,西方教育学便出现了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派和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学派的对立局面。
(三)20 世纪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了解)
主要的教育学流派有:
1、实验教育学(定量研究)
(1)代表人物:德国的梅伊曼和拉伊、法国的比纳、美国的霍尔和桑代克。
代表著作:《实验教育学》 、《实验教育学纲要》
(2)基本观点:重视实验,强调从实验的结果中寻找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2、文化教育学,又称精神科学教育学(定性研究)
(1)代表人物:狄尔泰、斯普兰格、利特。
(2)基本观点:教育过程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教育研究采用精神科学或文化科学的方法(即理解与解释的方法)进行。
3、实用主义教育学
(1)代表人物:杜威、克伯屈(杜威的学生)
代表著作:《民主主义与教育》
4、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社会主义教育学)
(1)代表人物及代表著作
克鲁普斯卡娅《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
凯洛夫《教育学》(1939 年),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杨贤江《新教育大纲》(1930 年)是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5、批判教育学——是当代西方教育理论界占主导地位的教育思潮 (单选)
(1)代表人物:鲍尔斯、金蒂思、阿普尔、布厄迪尔
(四)当代教育学理论的新发展
1、现代教学理论的三大流派(常考)
(1)美国教育家布鲁纳:
《教育过程》提出“结构教学论”强调“无论我们选教何种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倡导“发现法”
(2)苏联教育家赞科夫:
《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
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理论的五条教学原则(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
(3)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创立了范例方式教学论。
2、其他学者的观点
(1)皮亚杰的《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
(2)保罗■朗格朗的《终身教育引论》,被公认为终身教育理论的代表作。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和《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阐述了他的和谐教育思想,他认为学校教育的理想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3、中国近代教育思想(代表人物)
蔡元培("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1.五育并举: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
2.北大改革:
(1)抱定宗旨,改变校风。
(2)贯彻"思想自由,兼容幷包"教学原则。
(3)教授治校,民主管理。
(4)学科与教学体制改革。
3.教育独立思想:教育经费独立,教育行政独立,教育学术与内容独立,教育脱离宗教。
晏阳初(平民教育之父)
1.四大教育:
文艺攻愚—知识力
生计攻穷—生产力
卫生攻弱—强健力
公民教育攻私—团结力
2.三大方式:学校/家庭/社会教育
3.平民教育:欲"化农民",必先"农民化"
梁漱溟(致力于乡村教育理论与实践)
1.乡村教育
中国问题:愚 穷 弱 私(表面问题)
中国问题的原因:社会文化失衡
2.乡农学校的建设立
(1)政教合一
(2)学校式和社会式教育结合
3.乡农教育的课程:
(1)公共课程:识字 唱歌 精神讲话
(2)根据自身生活环境需要设置课程
4.乡村建设、乡村改造—-建国运动
黄炎培(职业教育之父)
1.教育要旨:"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世界、国家增进生产力之
准备。
2.教育目的: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
陈鹤琴(中国幼教之父)
1.第一所实验幼稚园—鼓楼幼稚园
2."活教育"思想体系:
目的论: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课程论:开设"五指活动"
教学论: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
陶行知“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
【例题】军国民教育和现代的体育共同的根本任务是( )。
A.增强学生体质
B.发展军事
C.加强军事训练
D.提高国民素质
【答案】A。
解析:军国民教育重点在于增强学生的体质,现代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的体质,因此,他们的共同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