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常用的教学方法:
(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
①讲授法;②谈话法;③讨论法;④读书指导法。
(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①演示法;②参观法。
(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①练习法;②实验法;③实习作业法;④实践活动法
(4)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发现法
(5)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
①欣赏教学法;②情景教学法。
2、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1)备课;
(2)上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3)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4)课外辅导;
(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3、一节好课的基本要求:
(1)教学目的明确;
(2)内容正确,突出重点、难点,抓住关键;
(3)结构合理,上课有高度计划性、组织性、效率高、效果好;
(4)方法恰当;
(5)语言艺术;
(6)板书有序;
(7)态度从容自如。
4、德育教育一般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四个基本方面。
5、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培养提高的过程。知、情、意、行是品德心理的四要素。行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与否的关键,也是衡量一个人思想品德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德行过程是沿着知、情、意、行的顺序发展的,但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都可以作为品德培养的开端,即思想品德教育具有多端性,即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教师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
6、活动与交往是形成学生思想品德的源泉和基础。
7、德育原则: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知行相统一的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尊重信任和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8、马卡连柯的平行教育理论: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9、德育的途径:思想政治课是特别的重要途径,其他各科教学是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
10、陶冶教育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三种。
11、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
12、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有效的进行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其中观察法是一种最基本的了解方法。
13、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这是衡量班集体是否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