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 ,教育的含义
1.教育的概念
(1)广义的教育
a.凡是增进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和体力,影响思想和品德的活动
b.分为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2)狭义的教育
a.主要指学校教育
b.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二,学校教育的基本要素
(1)教育者
a.在教学活动中承担教的责任
b.包括:学校教师,教科书的设计者和编写者,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参与教育活动的其他人员。 注意:学校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
c.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2)受教育者
a.在教学活动中承担学习的责任
b.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居于主体地位
c.教育对象和学习主体
(3)教育影响
a.教育影响是连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纽带或者说中介
b.分为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
三,教育的属性
(1)本质属性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社会属性
a.永恒性
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着教育。
b.历史性
不同时期,教育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特点,内容和形式。
c.相对独立性
教育虽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影响,但有其自身发展规律。
相对独立性的主要表现为:
1)教育是一种转化活动的过程
2)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3)教育和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不平衡。
当教育落后于政治经济,教育对政治经济起到阻碍作用
当教育超前于政治经济,教育对政治经济起到催生作用
四,教育的功能
1.教育功能的概念
a.教育功能是指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b.按教育功能作用的对象划分
1)个体发展功能:又称为教育的本体功能
主要表现:个体个性化功能,个体社会化功能和个体谋生和享用功能
2)社会发展功能:称为教育的派生功能
主要表现:
*社会变迁功能(提高人的素质,提高社会改革与发展)
*社会流动功能(实现不同社会区域,职业岗位之间转换和调动)
3)按教育功能的性质划分
*正向功能:教育对个体和社会产生了积极促进的作用
*负向功能:教育对个体和社会产生了消极阻碍的作用
4)按教育功能呈现的形式划分
*显性功能:预期内的
*隐性功能:预期外的
五,教育的起源
1.神话起源说
(1)代表人物:所有宗教
(2)该学说所持有观点是不科学的错误观点
2.生物起源说
(1)代表人物:利托尔诺和沛西.能
(2)教育史上第一个关于教育起源的学说
(3)认为教育起源于动物界的生存本能
(4)根本错误在于没有把握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
3.心理起源说
(1)代表人物:孟禄
(2)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一种“无意识模仿”
(3)进步:承认教育只存在于人类社会
(4)错误:只承认了先天本能(“无意识的模仿”),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4.劳动起源说
(1)代表人物:米丁斯基和凯洛夫
(2)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3)马克思主义认为这是唯一一个正确的起源理论
六,教育的发展
1.根据社会生产方式的构成特点进行划分
(1)原始社会教育
a.无阶级性,公平性
b.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合在一起
c.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2)古代社会教育
a.产生了学校,教育称为社会专门职能,教育成为统治阶级的工具
b.有了剩余产品,可以供一部分人脱产
c.有了文字
d.有相当数量的经验积累提供了教育内容
e.国家的建立需要专门的官吏和知识分子
f.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具有非生产性
g.具有阶级性,学校具有等级性
h.古代学校教育具有四个特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
l.古代学校教育初步发展,尚未形成复杂的结构体系
(3)近代社会的教育
a.教育国家化:公立教育崛起
b.初等教育义务化
c.教育的世俗化:不允许宗教,政党干预学校教育
d.教育法制化:通过立法为教育提供法律保障
(4)现代社会教育
a.教育终身化
b.教育全民化
c.教育民主化
d.教育多元化
e.教育现代化